
更多详情添加微;
系列详细:功夫熊猫麻将,桂乐广西麻将,极火麻将,网易麻将,哥哥打大A,手机棋牌,开心泉州麻将小程序,闲来陕西麻将,多乐贵阳捉鸡,微乐二七王,辅牌器(插件购买)助赢神器。
AI手机再度翻红?国产手机集体接入DeepSeek,AI手机的愿景与现实
备受市场关注的AI手机,接连传出多个大动作。
2月13日,在阿联酋迪拜举办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会上,阿里巴巴(BABA.NYSE;09988.HK)联合创始人、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回应阿里与苹果合作开发国行iPhone AI功能的传闻。他表示,苹果在中国需要一个本地化的合作伙伴,为他们的手机服务。
“苹果一直非常挑剔,他们与中国的多家公司进行了交谈。最终,他们选择与我们做生意。我们非常幸运,也非常荣幸能够与苹果这样的伟大公司做生意。”蔡崇信表示。
目前,双方合作的具体细节仍未完全披露,但据界面新闻援引外媒报道,此次合作是苹果试图通过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软件功能,来扭转其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局面。最新消息显示,苹果计划在2025年中期之前在国行版iPhone上引入AI功能,苹果对AI落地的迫切需求,已经箭在弦上。
差不多同一时间,vivo也官宣旗下蓝心大模型将与DeepSeek融合,推进旗下智能助手“蓝心小V”的AI体验再进化。从其旗下OriginOS官方发布的图片来看,未来蓝心小V将直接内嵌深度思考(R1)功能,并支持联网搜索。
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这已经是继华为、荣耀、OPPO、星际魅族、努比亚之后,第6家宣布接入DeepSeek的国产手机品牌。至此,在几大主流的国产手机厂商中,仅剩小米(01810.HK)一家还未有相关消息。
过去一年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,AI手机的概念逐渐兴起,几乎所有的主流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AI技术,试图将其转化为用户换机的驱动力。而随着苹果国行AI能力即将落地,以及各家国产手机厂商对推理能力更强、成本更低的DeepSeek的融合部署,手机厂商们在中国市场的AI大战,逐渐开始迈入新的阶段。
国产手机集体接入DeepSeek
1月底,苹果发布了截至2024年12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,数据显示,苹果在大中华区的业务收入为185.13亿美元,同比下降11%。对此,苹果CEO库克回应指出,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受到多重因素影响,其中既包括“渠道库存”的变化,同时也包括Apple Intelligence尚未在中国上线带来的影响。
过去一年,正是国产AI手机迅猛发力的一年。华为、小米、vivo、OPPO、荣耀等国产手机厂商,均已迅速在旗下产品上接入各自的云端或端侧AI大模型,推进AI功能的下放,并接连打造出华为小艺、小米超级小爱、vivo蓝心小V、OPPO小布、荣耀YOYO这样的系统级智能体,想要以此为用户带来体验和效率的双重提升。
相较之下,迟迟未能在国行上线AI功能的苹果劣势因此凸显。为填补这一空缺,苹果开始积极寻找中国的大模型合作方,并先后评估了百度、腾讯、字节跳动、阿里及DeepSeek等多家公司的模型产品,并最终选择了在数据、模型能力、大客户服务经验等多个方面均占一定优势的阿里巴巴。
目前,双方的合作细节仍未流出,但市场普遍猜测形式将会类似此前苹果与OpenAI的合作,直接将ChatGPT整合进操作系统中,方便用户随时调用,并增强几乎所有的原生应用。
而在苹果加速AI功能在国行iPhone落地的同时,各家国产手机厂商也没有停下AI前进的脚步。1月20日,Deepseek发布最新的R1模型,并迅速以其极低的成本和比肩OpenAI o1的推理、泛化能力震惊世界,在全球AI领域掀起了一场风暴。
热潮之下,国内一众手机厂商也积极做出反应。2月5日,华为一马当先,在纯血鸿蒙系统中的小艺App率先上架了DeepSeek-R1智能体测试版,2月10日上午,测试版升级为正式版,新增了“联网搜索”功能。
随后,在2月8日上午,荣耀也宣布正式接入DeepSeek。荣耀手机系统版本MagicOS 8.0以上用户,将YOYO助理升级到最新版本,即可与DeepSeek-R1进行流畅对话。同日下午,OPPO宣布将在其即将发布的新款旗舰机型Find N5上接入DeepSeek,用户可通过语音唤醒使用。
紧接着,星际魅族、努比亚、vivo等多家手机厂商也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。其中,中兴通讯(000063.SZ)终端事业部总裁、努比亚总裁倪飞更是在微博上发文指出,比起简单快速地用“智能体方案”接入,努比亚会将DeepSeek内嵌至系统中,并且是6710亿参数量的全尺寸嵌入。“这需要大量研发工作和投入,目前努比亚Z70 Ultra正在内测中。”
资深产业经济分析师、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向时代周报分析指出,国产手机厂商积极接入DeepSeek至少有两方面原因。其一在于接入火爆的DeepSeek有望为这些手机厂商带来一定曝光度,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;其二,相较市面上同类的大模型产品,DeepSeek在逻辑推理和泛化上的能力表现更为优异,融合后能为各家手机厂商更为丰富的AI功能升级,从而提升用户体验。
如荣耀方面透露数据显示,搭载DeepSeek后,AI回答的准确率整体平均提升了15%,特定场景最高提升85%。
但在Omedia首席分析师李泽刚看来,更重要的原因,仍是得益于DeepSeek开源的特性。手机厂商因此可以用更低的成本,接入一个世界级的前沿产品,以此补足自身在大模型研发实力上的短板。“无论是从成本、性能角度考虑,这都是一个更优的选择,那何乐而不为呢?”
只不过,与积极响应的各家手机厂商相比,在消费者端,AI手机并未带来想象中的换机热潮。不止一位消费者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,目前各家厂商的AI功能虽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,但仍算不上刚需。真正影响他们购物决策的,仍是产品本身的性能与设计。
如发烧友陈华(化名),就在华为接入DeepSeek后抢先进行了体验。在他看来,接入DeepSeek后,华为小艺的使用体验有了明显的提升,逐渐实现从能用向好用的转变。
“以前小艺只能用来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或者搜索、归纳,但现在它可以对更复杂的问题进行答复,即便是像‘如何用Python实现斐波那契数列’的问题,都能给出代码和算法逻辑的解释,以及优化的思路。”陈华表示。升级之后,他开始习惯于直接用唤醒小艺寻求各类问题的答案,AI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他对搜索引擎的需求。
可除此之外,陈华并没有感受到手机使用体验更为明显的提升。华为小艺在接入DeepSeek后,虽然能够为其提供更精准的问答体验,但也仅限于此。“只能说AI还是一个趋势,一个锦上添花的功能,而不是我购买新机的理由。”陈华说。
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,在手机厂商密集发布AI旗舰机的2024年四季度,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同比增长5%,达到7740万部,增长主要受益于高端旺季、备货国补、年末促销的势能释放,而非AI。
科技产品回收平台SellCell此前的一项调查报告更是显示,全球市场内,73%的苹果智能用户和 87%的三星智能用户认为,AI功能“不是很有价值”或“几乎没有增加任何价值”。
在这背后,业内普遍认为,相较于传统智能手机,AI手机仍未做出突破式的创新,离市场期待的有着自主感知、决策能力,并具备数字人格的 AI 数字助手还有不小的差距。
如丁少将就指出,受技术条件限制,AI手机仍未找到真正的杀手级应用场景,产品功能还集中在图片处理、内容概要等简单的功能之上。在真正能够改变用户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深度应用方面,体验尚未完全成熟。因此,尽管AI概念已被广泛引入,其对消费者购机决策的整体推动作用尚未完全显现。
而如果要真正实现 AI 数字助手的愿景,手机厂商还应在端侧AI上做出更多努力,与硬件深度结合。李泽刚认为,在多家国产手机厂商纷纷接入DeepSeek的当下,各家厂商在云侧AI的搜索、文本处理以及语义理解等能力上的表现已趋于一致化。未来关键在于,如何通过端侧AI深度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和需求,并基于具体场景提供个性化服务。
“这种场景化的深度适配能力,才是各品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。”李泽刚说。